资源加载中...
南京大运园艺 LOGO
南京大运园艺 Landscape Studio
返回新闻列表
News

白玉兰的东西方情缘:从古代诗词到全球园林的演变史

本文带您穿越时空,回顾白玉兰的悠久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的高洁象征,到唐代“玉堂春富贵”的皇家气派,再到18世纪末远渡重洋、扎根西方的园林新宠。文章详细记述了白玉兰、紫玉兰及其杂交后代二乔玉兰在东西方的传播与演变,并提及了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中国发现西康玉兰等珍稀品种的贡献,展现了白玉兰跨越文化与地域的独特魅力。

白玉兰的文化之旅:从东方古韵到西方园林

白玉兰,以其素雅高洁之姿,在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源远流长的东方栽培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在其不朽名篇《离骚》中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诗句,借玉兰来抒发自身高洁的人格理想。这表明,至少在那个时代,玉兰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最初,玉兰多栽植于寺庙之中,其纯净的花朵与佛教追求的清静寂灭意境完美契合。到了唐代,玉兰更是与海棠、迎春、牡丹一同组成了象征“玉堂春富贵”的经典花卉组合,成为皇家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富贵景象。

十八世纪的西方引种热潮

玉兰的魅力并未止步于东方。18世纪末,它开始被引入西方世界,并迅速成为园艺界的新宠。

  • 白玉兰与紫玉兰的引入:英国著名探险家与博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于1789年率先将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引入英国。紧接着,1790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威廉·卡文迪什-本廷克将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也带到了这片土地。

  • 植物学家的贡献:此后,更多的玉兰品种被陆续发现并引种至欧洲。其中,英国丘园的园艺师欧内斯特·威尔逊(Ernest H. Wilson)功不可没。他在1899至1911年间四次深入中国中西部地区,采集了包括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在内的两千多种植物。西康玉兰,又名威尔逊白玉兰,正是他在1904年于贵州发现的珍稀物种,如今已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临灭绝。

东西方智慧的结晶:二乔玉兰的诞生

二乔玉兰(Magnolia × soulangeana)是白玉兰与紫玉兰的杂交后代,它的诞生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西方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一位拿破仑战争后的法国退役老兵——Chevalier Etienne Soulange-Bodin,在1820年代通过反复授粉实验,成功培育出了这一新品种。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二乔玉兰的学名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玉兰家族的其他成员

除了上述几种,玉兰大家族还包括许多其他美丽的成员,例如:

  • 应春花var. purpurascens):白玉兰的变种,花内淡红,外表紫红,香气袭人。
  • 天目木兰M. amoena):原产浙江天目山,花色粉红或淡粉红。
  • 宝华玉兰M. zenii):原产江苏宝华山,花上部白色,下部及脉纹呈紫色。
  • 天女花M. sieboldii):花白色,具长柄,叶背有白粉和柔毛。

从东方的古典诗词到西方的现代园林,白玉兰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了文化与地理的界限,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珍爱的花卉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