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加载中...
南京大运园艺 LOGO
南京大运园艺 Landscape Studio
返回新闻列表
News

南京太平北路景观提升:221株新树重塑“恋爱路”

随着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收尾,太平北路景观恢复提升工程已基本完成。本文将详细介绍此次补植221株树木的具体情况,包括法桐、水杉等树种的恢复,以及沿线游园的建设,并探讨了老树移植与新树补种背后的挑战与思考。

太平北路“归来”,221株新树重现杉林大道

曾作为南京著名“恋爱路”的太平北路,在经历地铁三号线施工的阵痛后,终于迎来了新生。近日,记者从南京市园林局获悉,“太平北路景观恢复提升”工程已基本竣工,共计补植了221株乔木,昔日的“杉林大道”正逐步恢复其往日的风采。

补植详情:法桐、水杉、榔榆共绘新景

本次景观提升工程,针对不同路段的特色进行了精心规划:

  • 法桐补植: 在和平大厦至大行宫站附近,补植了151株胸径15厘米、树龄约8年的法桐,以延续该路段原有的林荫道风格。
  • 水杉回归: 在四牌楼一带,除了保留原有的395株老水杉外,还补植了24株水杉幼苗,以巩固“杉林大道”的核心景观。尽管因施工与天气原因有3株死亡,但园林部门计划在今年春天进行补种。
  • 榔榆点缀: 在浮桥站附近,原有的50多年树龄的薄壳山核桃身边,新增了46株树皮斑驳、颇具观赏性的榔榆,丰富了该区域的冬季景观。

据统计,此次补种的树木数量已超过当年因地铁建设而移栽的数量。

人性化设计:5处游园与“红飘带”步道

除了树木的恢复,工程还充分考虑了市民的休闲需求。在太平北路与珠江路交界处、北京东路附近等地,新建了5处小游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跳广场舞和散步的开放空间。

此外,部分人行道采用了红色透水混凝土铺装,形成一条蜿蜒于杉林间的“红飘带”,为这条历史悠久的“恋爱路”增添了一抹现代而浪漫的气息。

背后故事:老树移植的困境与新树栽植的努力

在景观恢复的背后,也引发了关于城市建设与树木保护的深思。

  • 老法桐的命运: 2011年,为给地铁三号线让道,超过600株树木被移出主城,其中包括许多树龄超过80年的老法桐。然而,据园林专家透露,由于移植本身对大树的巨大伤害以及后期养护经费的缺乏,这些被移走的老树绝大部分已“全军覆没”,令人扼腕。
  • 新树的成活率: 为吸取教训,此次补种工作格外注重树木的成活率。例如,新补种的榔榆均从南京周边苗圃采购,确保从起苗到栽种不超过3天,大大提高了存活机会。对于为何用榔榆替代部分缺株的薄壳山核桃,工作人员解释称,主要是因为薄壳山核桃苗源稀少、价格昂贵,且在本地长势不佳、病虫害多,而榔榆则更具适应性。

随着地铁四号线等工程的推进,南京的城市“补绿”工作仍在继续。相关部门承诺,将遵循“恢复原样、优化提升”的原则,在建设的同时,努力为市民保留和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