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加载中...
南京大运园艺 LOGO
南京大运园艺 Landscape Studio
返回新闻列表
News

绿篱类苗木的培育、修剪与更新技术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绿篱的分类标准,系统阐述矮篱、高篱的培育要点,自然式与规则式绿篱的维护修剪方法,以及阔叶树绿篱、针叶树篱的更新技巧,为园林绿篱养护提供全面技术参考。

绿篱又称植篱、生篱,是园林绿地中兼具防护、分隔与景观功能的重要植物配置形式。其分类可从形态、高度、植物种类三个维度划分,具体如下:

  • 按形态划分:分为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类。规则式绿篱需通过持续修剪形成整齐、具艺术性的绿色墙垣;自然式绿篱则保留植物自然外形,无需刻意塑造规则形态。
  • 按高度划分:可分为矮绿篱(高度控制在0.5m左右)、中绿篱(高度约1m)、高绿篱(高度达2-3m以上)。
  • 按植物种类划分:根据构成植物的特性命名,如用栀子花、米兰、七姐妹蔷薇等花灌木打造的“花篱”;用小檗、火棘、黄刺玫等带刺植物打造的“刺篱”;用桧柏等植物打造、用于分隔景区的防护性绿篱;此外,园林绿地中的“色带”与绿篱功能近似,可按规则绿篱标准修剪。

一、绿篱的培育技术

绿篱培育需根据高度差异(矮篱、高篱)采取针对性措施,核心目标是避免植株下部“光腿”(枝条稀疏、光秃),确保整体长势均匀。

(一)矮篱培育

  1. 种苗选择与定植:优先选用“矮而粗”的植株,避免选择“高而细”的弱苗;定植株距控制在5-13cm,且大叶子灌木的种植密度需略小于小叶子灌木,为后期生长预留空间。
  2. 初期修剪重点:栽植后1-2年以“扩宽植株基部”为核心任务。若植株基部枝条稀疏,需在栽种时或生长季前几周,按设计绿篱高度短截(通常矮篱在离地15-30cm处短截);从水平方向萌发的新枝需保留,避免过度修剪影响基部枝条生长;严禁疏除植株下部枝条,否则易从修剪处萌发直立枝,导致绿篱下端出现“缺口”。
  3. 生长期修剪节奏:绿篱种植后3年内,当新抽生的直立枝比上一次修剪高度高出15-30cm时,需剪掉枝条长度的1/2;始终保持下部枝条密度高于顶部,逐步形成“下宽上窄”的基础形态,为后续维护奠定基础。

(二)高篱培育

高篱因高度较高,易出现“下部枝叶干枯脱落”问题,培育过程需重点关注“养分分配”与“树形平衡”:

  1. 定植后基础修剪:种植后需立即将顶部剪平,同时将所有侧枝统一剪短。此举可大幅缩短养分运输距离,增强枝条顶端对上行营养液的拉力,促进养分向全树均匀分配,提升芽点萌发力,从根源减少下部“光腿”现象。
  2. 生长期维护频率:每年生长季需进行1次整体修剪,直至植株高度达到设计要求;修剪时需保持侧枝长度均匀,避免局部枝条过度生长导致树形失衡。

二、绿篱的维护修剪方法

绿篱维护需根据“自然式”与“规则式”的形态差异,制定不同的修剪策略,核心原则是“保证下部枝条光照充足”,避免基部光秃。

(一)自然式绿篱修剪

自然式绿篱以“保留植物自然外形”为核心,修剪需兼顾景观性与生长需求:

  1. 修剪时间:全年均可修剪,但北方地区的常绿阔叶绿篱需注意“秋季修剪不晚于白露”,防止剪后萌发的新梢遭遇冻害;最佳修剪期为春季新生长开始前,此时修剪后形成的空隙可快速被新枝填满。
  2. 修剪方式:通过“回缩修剪”或“短截长枝”实现维护——仅对绿篱外缘向内15-45cm的最长枝条进行短截,完整保留较短枝条;修剪后需整形,确保绿篱下部宽度大于上部,为下部叶片提供充足光照,维持自然舒展的外形。

(二)规则式绿篱修剪

规则式绿篱需维持几何图案外形,修剪需注重“精准性”与“定期性”:

  1. 修剪时间:通常在生长季新枝开始变绿时进行;若新枝生长较整齐(不太长、不太乱),可延迟至植株生长变慢后修剪,减少修剪次数。
  2. 修剪工具与频率:需使用人工修枝剪或电动绿篱机定期“打头”,确保几何形态稳定;建议每月修剪1次(生长旺盛期可适当加密),避免枝条过度生长破坏外形。
  3. 正确修剪步骤:遵循“先剪两侧、后剪顶部”的顺序,使绿篱侧面形成斜面,顶部剪平,整体断面呈“梯形”(下宽上窄)。该形态可使植株上下部枝条的顶端优势均受损,刺激萌发新侧枝,且新侧枝距离主干较近,易获取充足养分;同时,“下宽上窄”的斜面能保证下部枝条获得足量阳光,维持全树叶片茂盛。
  4. 常见错误规避:严禁将绿篱两侧修剪为“垂直面”(断面呈长方形),否则下部枝叶会因长期处于树荫下、光照不足而发黄枯死,最终导致基部光秃;也需避免“仅剪顶部、不剪两侧”,此类操作会使绿篱断面形成“上大下小的倒梯形”,下部枝条因无光照和刺激逐渐干枯,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5. 打头长度控制:对已成型的规则式绿篱“打头”时,每次打头长度需控制在2-3cm;为防止绿篱过度长高、长宽,每1-2年可修剪至“前一季节的生长量”,且最佳修剪时间为春季(新生长即将开始),此时植株光秃期短,对景观影响最小。

(三)特殊绿篱(花篱)修剪

花篱多采用自然式造型,修剪需兼顾“开花需求”与“树形维护”:

  1. 核心修剪时间:最佳修剪期为“花谢后”,此时修剪可防止植株大量结实消耗养分,避免新梢徒长,同时能促进花芽分化,为下次开花储备能量。
  2. 日常疏剪工作:平时需定期疏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伸展过长、扰乱树形的枝条,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三、绿篱的更新修复技巧

当绿篱生长过大、形态紊乱或基部光秃严重时,需进行更新修复,不同类型绿篱的更新方法差异较大:

(一)阔叶树绿篱更新

  1. 更新时间:选择春季新梢生长开始前进行,此时植株萌发力强,更新后恢复快。
  2. 更新强度:将绿篱整体回缩至原有体量的1/2,此时会显露出无叶或少叶的新枝,需确保回缩后“下部枝条长度大于顶部枝条”,保证所有新萌发的叶片能接受充足光照。
  3. 后续养护:当回缩后萌发的新枝长至10cm时,进行1次常规修剪,逐步重整绿篱形态,恢复景观效果。

(二)针叶树篱更新

针叶树篱的枝条萌发力较弱,更新需“避免重剪”:严禁像阔叶树绿篱那样大幅回缩,否则多数植株难以成活;仅可对过长枝条进行轻度短截,维持基本树形即可,若出现严重基部光秃,建议通过“补植幼苗”的方式逐步替换,而非强行更新。